看板 home-sale
階級這件事,還是看存量比流量來得準確 不然一個26歲房二代 父母送兩間房 淨資產4000萬 不工作 租金收入每年100萬 一個無產家庭出身的26歲碩畢役畢GG工程師 淨資產100萬 年收入300萬 誰是中產階級呢 顯然是前者,你只能說後者在「成為中產階級」的路上 但不能說26歲的他已經是中產階級了 不如拋棄傳統定義 我們拿冒險者分級(2025年版)來看好了 淨資產分級 白金級 10億 金級 3億 銀級 5000萬 銅級 1000萬 鐵級 200萬 再綜合冒險者的個人參數--我認為最重要的參數有三個 1. 年齡 2. 投資能力(從資產中創造現金流的能力) 3. 工作能力(憑努力創造現金流的能力) 一個客觀淨資產分級,三個變動參數,差不多就能用來規劃人生道路了 回到前面26歲GG工程師,他現在是鐵級冒險者 但是他數值很頂,只要好好磨煉投資能力 不管是要靠房還是靠股,穩穩的累積資產 可以預期20年後,他就是個銀級以上的大大了 所以呢,人生規劃的第一步就是先認清自己 第二步是理解資本社會的運行規則 第三步是結合了前兩者的資訊之後,作出作妥切的升級規劃 那我們貼近大眾一點來看 一個28歲,數值普通,年收入80萬,存款20萬的時代青年 中產家庭出身,父母可以有個100~200萬一次性支援 該怎麼規劃他的人生呢? 1. 我就爛 躺平 地下城太危險 資本社會規則不公平 我要靠嘴巴翻轉人生 30年後我是個快樂的鐵級前排 但是我拒絕被這個垃圾的分級系統評價,精神上我已經是金級大大了 2. 單刷是沒望了,我找個隊友再省點開支 想辦法湊出一年50萬現金流慢慢刷地城升級或者在城鎮作冒險者後援生意 走採集鍛造工匠,不去高危地下城,就在安全區域穩穩賺 目標是40年後爬到銅級前排,給我的下一代升上銀級的後援 3. 我這輩子人生目標就是上金了,You only live once YOLO啦~~我直衝地城深處單挑Boss,雖然95%會回教堂 說不定我是那5%天選之人,20萬5年後就翻成2000萬呢?? -- 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ptt.cc), 來自: 154.47.23.75 (日本) ※ 文章網址: https://www.ptt.cc/bbs/home-sale/M.1752131675.A.020.html
AMDsucks: 通常是開旅館NPC、回復系醫生、生產系藥師 07/10 15:18
嗯對 你說的沒錯 要考慮不下地城的生產系選擇擇 所以我改一下2.的描述
AMDsucks: 慢慢來比較快 07/10 15:19
※ 編輯: minazukimaya (154.47.23.75 日本), 07/10/2025 15:28:50
jinso7410: 優文 07/10 15:38
qoqocat: 淨資產4000算中產,太狠了 07/10 15:49
我沒有說4000萬才算中產 我是說房二代那個是落在中產階級的範圍內 如果以通俗定義來看,他屬於中產上游接近小資本家的階級
qoqocat: 說實話麻,我覺得這兩個都算中產之上 07/10 15:52
Kroner: 我也有過關節痛的經驗,真的超痛苦的啦!推薦去看醫生,早點處理比較不會拖延變嚴重。 07/10 15:52不好說啊 如果28歲GG工程師一年後突然遭逢變故失去工作能力 那他這輩子成為中產階級的可能性就大大衰減啦 流量終究只是一個「未來可能變動的趨勢」
jinso7410: 我覺得差不多 夫妻雙北各繼承一間 07/10 15:52
jinso7410: 加上PR50的薪資就達標 07/10 15:52
※ 編輯: minazukimaya (154.47.23.73 日本), 07/10/2025 15:56:49
jinso7410: 台灣自有率8成 夫妻各繼承一間大概不會離PR50太遠 07/10 15:53
jinso7410: 如果夫妻這波疫情有加碼的話 07/10 15:54
Chricey: 5樓關節跟X一樣 07/10 15:54
jinso7410: 我看會達到6000 07/10 15:54
qoqocat: 誒沒關係,反正網路上你愛怎麼講都可以呵 07/10 15:54
zzahoward: 你忘記系統廠增貸質押美債流了 07/10 15:56
kcy05785: 有人不識字喔,都講淨資產了還質押 07/10 15:57
Kroner: 我有在用UC2,感覺效果還不錯欸! 07/10 15:57
zzahoward: 系統廠增貸美債質押兩層+爸媽老家增貸白手起家 Ez 07/10 15:58
嗯…先不管操作最後成敗如何,也不管投資標的風險 單就「利用現有資產借貸、擴大資產負債表、追求更高的總資產報酬率」 這個行為來說,是落在2.的投資能力範圍中的 當然,增貸三層投美債,這個「投資能力」的水平如何我不就討論 這不是本文重點 而且這個一討論就會失焦了,因為會有人來罵咧罵咧XD ※ 編輯: minazukimaya (154.47.23.73 日本), 07/10/2025 16:02:09
zzahoward: 不過GG能不能長期維持300也沒人知道 畢竟他們不是底薪 07/10 16:05
zzahoward: 所以個人擴表的時候怎麼去derisk其實也是關鍵 07/10 16:06
zzahoward: 一般人來說 像之前那個新鮮人45k一堆規劃 不如想辦法讓 07/10 16:07
Chricey: 樓下關節痛都吃鞏固力 07/10 16:07
zzahoward: 薪水變成100k以上的流程比較實際 不然槓桿硬上那是過 07/10 16:08
zzahoward: 去不一定能複製到未來 07/10 16:08
新鮮人45k然後要在幾年內變成100k才是超現實吧 這種意見聽起來反而像是「啊你就是不夠有能力拿100k所以才沒資格當冒險者」 而不是真的要站在他的立場想一下新鮮人45k當作起點 該怎麼作財務規劃 如果是要對方努力提昇,那年薪估高一點5-6%增幅我覺得合理 張口就來個100k,對台灣大多數行業的新鮮人都是超現實的情境 ※ 編輯: minazukimaya (154.47.23.73 日本), 07/10/2025 16:15:38
zzahoward: 沒要瞬間變100k吧 35歲變成100k讓槓桿能力上升是比較穩 07/10 16:17
zzahoward: 健的歷程 07/10 16:17
Kroner: 我有在用UC2,感覺效果還不錯欸! 07/10 16:17其實這也是蠻拼的 那重點就來了,既然是說10年後100k 那合理的規劃就是包含了這10年內該怎麼作 讓10年後有100k月薪時,同時也有足夠的頭期款買他心目中的房子 (現值1200,10年後可能是1800) 不過其實你回去看,大多數的推文都是在當樂子人 酸民 顯擺自己 不是真的為對方作一個合理的財務規劃 ※ 編輯: minazukimaya (154.47.23.73 日本), 07/10/2025 16:21:04
zzahoward: 很多人教一些風險比較大的槓桿方式當捷徑我反而覺得更 07/10 16:18
zzahoward: 不現實 07/10 16:18
zzahoward: 因為以現在的社會環境 45k是一個很難操作的數字 很多人 07/10 16:23
zzahoward: 在那邊酸消費方式 但問題是不能拿以前的社會跟現在比阿 07/10 16:24
Chricey: 看到關節痛,我就想起我姨媽 07/10 16:24如果他在外租房那就絕不可能 他是住家裡的話,那就還有點希望 八年之間努力一點提昇薪資,節省一點生活開支,多擠一點投資現金流 不是辦不到 ※ 編輯: minazukimaya (154.47.23.73 日本), 07/10/2025 16:26:15
zzahoward: 我自己就是從33k開始的變成250k 當然要有些規劃和方法 07/10 16:26
嗯,問題是你是你,他是他 33k->250k肯定也不是大眾情境 就像我上面說的 大多數人提出一個超現實的情境 最終目的其實就是為了等一個時機說出這句 「誰說辦不到,我就辦得到」來顯擺 既然你說完了 我也適當的稱讚你一下好了 確實33k起手變成250k值得稱讚,你很厲害
zzahoward: 住家裡也是要貼一點給爸媽啦 正常來說 當然天才股神年 07/10 16:28
zzahoward: 年指數成長沒問題 但平庸之輩如我最後就是大盤存錢法 07/10 16:29
AMDsucks: 有沒有一個搬去新手村的選項, 但是發展也受限這樣 07/10 16:34
Chricey: 5樓關節跟X一樣 07/10 16:34真正出國尋找機會的 反而是有entrepreneurship的人才辦得到的 我不是說網路上嘴炮出國,說台灣這麼糞,我去某某國發展好了的酸民 而是那些真的有規劃、有執行力,真的出國打拼的
alexstag: 資本主義發展這麼久,所謂的新手伺服器只要一開, 07/10 16:36
alexstag: 馬上就被大佬課金客滿,菜雞跟不上的 07/10 16:36
AMDsucks: 十里坡劍神 07/10 16:36
AMDsucks: 小魚村喝喝酒釣釣魚, 過著沒有健保的生活 07/10 16:37
Kroner: 有人用過中醫針灸治療關節痛的嗎?效果如何? 07/10 16:37
alexstag: 你說的這種日子去花東就好啦,還有健保勒 07/10 16:39
KrisNYC: 出國念書要準備的不是錢而已 從GMAT GRE TOEFL  07/10 16:42
KrisNYC: 到幫妳寫推薦信的老師 你的大學GPA某些系所要的經歷  07/10 16:43
KrisNYC: 現在因為網路發達 幾乎一定有口試環節 按部就班需要的 07/10 16:44
Kroner: 我阿嬤說吃豬腳補關節,豬腳吃起來 07/10 16:44
KrisNYC: 執行力和累積的實力與經歷 才是那張海龜文憑的價值 07/10 16:44
KrisNYC: 不是真的國外學歷課程多厲害 但也不是什麼你家有錢就能去 07/10 16:44
嗯我說的也不只是去美國→矽谷這條 也包含前幾年流行的去澳洲存第一桶金 去東南亞外派 這些都是要承擔風險,有規劃能力,有決心和勇氣的
zzahoward: 不 我只說100k阿 事實上中間的逐年增長都是空間 07/10 16:45
KrisNYC: 喔 捐一棟樓那種 就論外 但太少了 沒有討論價值 07/10 16:45
Chricey: 關節痛就老人病 07/10 16:45
zzahoward: 現在出國念書環境也不比10年前了 多的是留不下來的 07/10 16:46
zzahoward: 美國純軟就業市場也萎縮不少 沒像以前這麼爽了 07/10 16:47
KrisNYC: 這個股板waitrop寫了一篇 刷題刷滿現在不一定有用 可憐 07/10 16:48
大AI時代沒辦法 時代的巨輪車過一海票CS畢業生,留下一地雞毛QQ
zzahoward: 我的概念在低基期的時候專注在收入成長規劃遠比在那邊 07/10 16:50
Kroner: 我有在用UC2,感覺效果還不錯欸! 07/10 16:50
zzahoward: 用高風險槓桿去賭更好一些 在成長的過程中也可以理解自 07/10 16:52
zzahoward: 己是怎樣的人 適合怎樣的道路 而不是整天只想複製別人 07/10 16:52
zzahoward: 但很多時候反而多數人都鼓勵單純投機 或許有勝率是沒 07/10 16:54
zzahoward: 錯 但沒長出相對應的知識和經驗也很難持續走下去 07/10 16:55
Chricey: 關節痛有沒有辦法完全根治啊?UC2聽起來像萬靈丹 07/10 16:552.的投資能力和3.工作能力的磨煉可以並行的 而且資產累積越高,投資能力就會越來越重要,越早開始練習越好 當然,因為這裡是房板,所以都建議從基礎的方法起步 在房板我只推三種入門 1. 定期定額0050 2. 1~1.5倍槓桿台指期 3. All in 2330 這三種的風險、報酬和需要補充的知識都略有不同,但都是相對低風險的操作 也是適合學投資的入門方法 ※ 編輯: minazukimaya (154.47.23.73 日本), 07/10/2025 17:05:20
zzahoward: 我覺得VOO也不錯啦 只是牽涉到一點匯率 07/10 17:06
zzahoward: 不過時間也是resource 投入的比重問題 07/10 17:08
zzahoward: 社畜就是最大學問就是resource allocation 07/10 17:09
zzahoward: 不過我本身就是平庸的投資者 所以重視的點會在分配面 07/10 17:11
Kroner: UC2是天然成分嗎?還是有添加物啊? 07/10 17:11
zzahoward: 如前面所說 高手做得到指數成長的課題是另外一個面向 07/10 17:11
fisher6879: all in2330拼銀級!這算地下城外殺哥布林練級嗎XD,mi 07/10 17:27
fisher6879: na大真佛,越寫越親民 07/10 17:27
WTS2accuracy: 房版就人人年收300啊 45K在他們眼裡是黑奴不算人 07/10 17:30
Kroner: 關節痛就老人病 07/10 17:30
KrisNYC: 都不用去GG 711輪班就超過45k了 總不能努力做效益低的事 07/10 17:31
KrisNYC: 出來喊自己很努力要人家施捨還不能不施捨 07/10 17:31
KrisNYC: 台灣現在薪資確實是某些大家長期看不起的職業超車庶務職 07/10 17:32
KrisNYC: 討論板只能盡量把效益好的方法和方向整理出來 07/10 17:33
Kroner: 關節痛這種東西,比鬼還可怕! 07/10 17:33
KrisNYC: 不是什麼多啦A夢許願池 獲如果電話亭呢 07/10 17:33
alexstag: AI出來一般庶務其實會最快被取代…勞力活都還沒這 07/10 17:37
alexstag: 麼快,再搭配最低薪資地板上調,根本雙重爆擊 07/10 17:37
GX90160SS: 哥殺的白金級 對照現實應該要千億鎂 07/10 17:41
Kroner: 看到關節痛,我就想起我姨媽 07/10 17:41
toto123: 現在是大家寧願去做辦公室周休二日 也不做辛苦工作 07/10 17:42
toto123: 因為你買房也買不起 輕鬆就好了 07/10 17:43
toto123: 外面的工作薪資就不高 不然去什麼GG 你當理工科傻嗎 07/10 17:43
toto123: 去gg輪班做一年抵外面兩年 好壞都是比較的 07/10 17:44
Chricey: 剛開始吃UC2,期待 07/10 17:44
frowning1226: 看到歐印2330只能推了~戰友好 07/10 17:57
alanjiang: 投胎最重要 07/10 18:01
jerrylin: 薪資跳升通常要看產業界有沒有剛好起飛 07/10 18:45
pauljet: 不是啊 你幹嘛買台北市?新北不行嗎? 07/10 18:45
Kroner: 吃過關節保健品,都沒什麼效果,有推薦的牌子嗎? 07/10 18:45
jerrylin: 不然跟著一般物價上漲增加的薪資很難翻倍 07/10 18:45
jerrylin: 雖然藥師這十幾年薪水差不多翻倍 07/10 18:45
jerrylin: 但是跟工作內容沒啥關係 單純是連鎖藥局變多了 07/10 18:46
linweida: Mina大的文一定要推一下! 07/10 18:46
Kroner: 哇勒,UC2 這個東西真的是太讚了 07/10 18:46
jerrylin: 電子業其實也是剛好碰到AI起飛 07/10 18:46
jerrylin: 至於AI這波能飛多久 看天吧 07/10 18:46
ChennBZ: 推好文 07/10 19:00
pornstar: 之前有算過,理工畢業進台積不靠爸,正常表現40歲前淨 07/10 19:08
Chricey: 關節痛這種東西,比鬼還可怕! 07/10 19:08
pornstar: 資產會在1.5~2億,45歲前能破3億進入金級。 07/10 19:08
pornstar: 如果是紅人很快升34~35以上那40歲前碰到5億蠻有可能 07/10 19:08
妥妥的脫離現實的鬼扯 建議你去多問幾個GG打工人實際狀況
mema: 前者100*n,後者26-300,30-500+,根本被碾壓 07/10 19:25
mema: ptt算法是這樣的。 07/10 19:25
Kroner: 喔喔喔,UC2 真的是超讚的啦 07/10 19:25
RaiGend0519: 擁有銀級潛力的年輕冒險者 07/10 19:55
RaiGend0519: 冒險到40歲後膝蓋中惹一箭只能退出地下城 07/10 19:56
RaiGend0519: 帶著銅級以上不到銀級的金幣在鄉村開始慢活第二人生 07/10 20:00
RaiGend0519: 異世界轉生那個味就出來惹 07/10 20:00
Kroner: 關節痛就老人病 07/10 20:00
zaqimon: 怎麼沒提到父母是廢物垃圾拖油瓶絆腳石的那種人生 07/10 20:12
zaqimon: 那種父母只要還沒死都是持續扣分的狀態 07/10 20:14
zaqimon: 台積電不靠爸40歲前淨資產1.5億 是有開槓桿吧 07/10 20:16
zaqimon: 還是台積電員工平均每年資產都能增加1000萬 07/10 20:16
Kroner: 本魯關節痛始祖,葡萄糖胺保證沒用,乖乖吃UC2 07/10 20:16
alexstag: 我看有人在喇叭,台積電40歲2億 07/10 20:17
zaqimon: 對啊 怎麼算的 台積電員工不吃不喝每年都能存一千萬 07/10 20:17
alexstag: all in再all in 新竹房地產是有機會, 但是那個跟台 07/10 20:17
alexstag: 積電無關 07/10 20:17
Kroner: 我阿嬤說吃豬腳補關節,豬腳吃起來 07/10 20:17
alexstag: 你做其他工作也可以買 07/10 20:18
zaqimon: 不過就算真的從無到有存了好幾億 然後呢? 07/10 20:19
kusomanfcu: 簡單講當地中位數資產中位數收入中位數工作年資中位數 07/10 20:53
kusomanfcu: 繼承 絕對在中產階級範圍內 07/10 20:53
Chricey: 有人用過中醫針灸治療關節痛的嗎?效果如何? 07/10 20:53
kusomanfcu: 這就很容易推估事實上狀況了 07/10 20:54
kusomanfcu: 儲蓄能力也是中位數喔 07/10 20:54
ChikanDesu: 40歲1.5億應該是算有閒錢都歐印台積電的回測吧XD 07/10 20:58
ChikanDesu: 不然之前台積電有那麼賺錢嗎 薪水有那麼高嗎 07/10 20:58
Chricey: 我也有過關節痛的經驗,真的超痛苦的啦!推薦去看醫生,早點處理比較不會拖延變嚴重。 07/10 20:58
hermitwang: 叫他去科技版問看看台積人囉 07/10 21:03
AirLee: 北市平均鑑價2600萬 不吃不喝200萬年薪花13年買。 07/10 21:23
JKjohnwick: 某p又來鬼扯了 07/10 21:28
yeayeayeah: 請問這三種入門方法 詳細各要怎麼操作比較好 以及要注 07/10 22:00
Chricey: 我有在用UC2,感覺效果還不錯欸! 07/10 22:00
yeayeayeah: 意什麼呢 07/10 22:00
全都是當儲蓄啊,錢一直丟進去,累積到目標額度,需要用錢(如頭期款)再出場 中間碰到崩盤,不管殺到多少都堅決不賣,有儲蓄就繼續投入 要注意的就是波動率3>2>1,潛在最大報酬率也是3>2>1 但是都沒有斷頭的風險,只有你信心不足在崩盤時賣掉的心態風險
C24128390: 其實一般來說 在2的過程會慢慢知道自己有沒有3的料 07/10 22:04
C24128390: 其實1-2-3搞不好不是選擇 對某些人來說是步驟XD 07/10 22:05
JUL: mina文必推 07/10 23:51
Chricey: 有人知道UC2和其他關節保健品的差異嗎? 07/10 23:51※ 編輯: minazukimaya (154.47.23.75 日本), 07/11/2025 00:08:55